本會計師事務所自成立 以來,以提供會計師法 規定之會計師業務為服 務項目,服務對象包括 建設、營造、製造、零 售、批發、貿易、投資 公司、醫院…等各行業
5月份報稅季節即將來到,投資人也開始詢問海外所得的報稅問題,是不是海外所得670萬元以下就不用申報?一戶領取身故保險金4000萬元(3330萬元+670萬元)會不會課到最低稅負?坊間各式解讀甚多,到底海外所得多少金額不課稅?最低稅負如何課徵?專家教你輕鬆估算,理財也會理稅。 了解稅額計算公式 由於許多擁有海外所得或高額保單的家庭,通常也會有國內所得,甚至領取特定保險給付年度同時也有海外所得,以致於推算「可增加的海外所得或特定保險金額」,常常漏算差額。投資人對稅法應有完整的了解,以免結果不如預期。 尤其是海外所得的計算,及特定保險給付計入的規定,均有一些細節,有相關規劃者,應深入了解。「理財不忘理稅」,了解稅額計算公式,便能判斷理財的稅負成本,規劃才能得心應手。 二者取其高者繳納 至於最低稅負課徵的概念,富邦證券專家團隊協理陳秋蘭表示,最低稅負課徵是以「一般所得稅額」及「基本稅額」二者做比較。「一般所得稅額」,是指所得淨額依適用稅率計算出的應納稅額,減除投資抵減稅額後,若有餘額,白話來說,「一般所得稅額」就是原本就要繳的稅。 當「一般所得稅額」≧「基本稅額」,代表原本要繳的稅夠了,不會因為最低稅負計算而應多繳稅;反過來,若「基本稅額」較高,表示原來繳的稅不夠,還要連同「基本稅額」大於「一般所得稅額」的部分一併繳納,所以結論是:「一般所得稅額」及「基本稅額」二者取其高者繳納。 基本稅額的算法 「基本稅額」的算法較微複雜,是以所得淨額,加計五大項稅基金額的合計數,減除670萬元後,乘上20%稅率後即得出。 此五大項稅基分別為: 1.海外所得:申報戶未達100萬元者,免予計入;100萬元以上者,全數計入。 2.特定保險給付:95.1.1起訂立受益人與要保人非屬同一人的人壽保險及年金保險,受益人受領的保險給付。但死亡給付每一申報戶全年合計數在新台幣3330萬元以下部分,免予計入。 3.私募證券投資信託基金之受益憑證的交易所得。 4.非現金捐贈金額。 5.法律新增之優惠。 先抓出「臨界點」 其中,最引人關注的項目莫過第一項之海外所得及第二項的特定保險給付。這二項的產生,是否會讓「基本稅額」一舉躍過「一般所得稅額」呢?而這個臨界點,有可能透過公式反推模擬得知嗎? 富邦證券專家團隊協理陳秋蘭表示,所謂的臨界點就是「一般所得稅額」等於「基本稅額」,意即納稅人不會因為最低稅負而多繳稅。計算上,先估算出大家比較熟悉的「一般所得稅額」(原本應繳的稅),而為求出平衡,「基本稅額」必須等於「一般所得稅額」,此時便可以該金額反推可容許的五大項金額。 其算法是以基本稅額、倒除20%稅率,加回670萬元,記得要減除所得淨額,即得出一個額度,也就是可容許的五大項金額。 當五大項金額在此額度內,「基本稅額」也就不會超過「一般所得稅額」。 新聞出處:聯合晚報